小人物的梦想

If there is a meaning in life at all, then there must be a meaning in suffering. Suffering is an ineradicable part of life, even as fate and death. Without suffering and death, human life cannot be complete. [Viktor Frankl, Man’s Search for Mearning]

还坐在候机大厅,和脑子里杂乱无章的关键词斗争着。

关键词:活着——你会做梦,你有梦想么?

活着》是余华最出名的作品,但我觉得没有《许三观卖血记》好看。这部小说被张艺谋拍成了电影,因为故事的时代背景是内战(Chinese Civil War)、三反五反 (Three-anti and Five-anti Campaigns),大跃进(Great Leap Forward),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等社会变革,我爸爸两年前看了之后一直给我推荐,那个时代能让父辈产生强烈的共鸣,对于我,虽然了解过一些历史,但却是没有那么强烈的情感共鸣。

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他早年是嗜赌成性的地主少爷,直到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在穷困之中福贵在给母亲求医的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凤霞不幸变成了哑巴。其中最戏剧性的一幕我觉得是在解放后村里搞土改,之前骗光徐福贵家产的龙二因为是恶霸地主被人民政府抓去最后枪毙了,死前喊了一句:“福贵,我是替你去死啊。”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阿Q在最终临死之前之前的表现,想要喊出“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荒唐的年代总是造就很多荒唐的人事。

许福贵这一生貌似就走了这一次运,因祸得福捡一条命,然后由着这条命反复受折磨。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福贵心疼外孙苦根,给他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最后只有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看完这篇小说,我脑子里只有一个问题:这样的小人物,如果不为了活着而活着,那为什么?

讲到小人物,不得不说说余华的另外一本书《许三观卖血记》。余华的很多作品都是围绕小人物的,也就是在马斯洛需求金字塔底层的那些人。这本小说正如它的名字,讲的是一个穷苦百姓卖血的故事。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人生一个个难关。余华的书比陀思妥也夫斯基好看多了,我很喜欢书中对一些动作细节的描写,以及在到了需要卖血维持生活的人眼里,计较的东西总是那么实在:八角三分钱娶许玉兰,多久能卖一次血,可以买几碗血……最后卖血反倒成了许三观的美好回忆了。如他自己所说:“做人是个什么滋味,我也全知道了。”话说在看完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按情节许三观会在一次卖血中死去。个人觉得主角的悲剧是精神上的,他的生命由长度衡量而非质地,没有思考,没有困惑,只是为了一种单纯的延伸。我很喜欢作者在韩文版的序言里讲的:

“有这样一个人,他不知道有个外国人叫亚里士多德,也不认识玫瑰,他知道的事情很少,认识的人也不多,他只有在自己生活的小城里行走天下才不会迷路。当然,和其他人一样,他也有一个家庭,有妻子和儿子;也和其他人一样,在别人面前显得有些自卑,而在妻儿面前则是信心十足,所以他也就经常在家里骂骂咧咧。这个人头脑简单,虽然他睡着的时候也会做梦,但是他没有梦想。”

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虽然他睡着的时候也会做梦,但是他没有梦想。小人物的梦想除了活着以外,还能是什么呢?单纯想要活着本身难道不是生命最本质的意义么?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