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艺术

引子(一)

2011年和同学去看哈利波特7,回来的路上,Dave问我对电影的看法,我说结局太完美以至于虚假并且索然无味,哈利应该和伏地魔同归于尽的。 他说这是给孩子看的电影,所以应该有一个美满的结局,让哈利死去是不合适的。 随后我提到悲剧,我说悲剧意识其实是根植于每个人心里的。悲剧总是让人印象深刻。而且我们对自己总是比他人对自己存有更多的悲悯。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容易,其实在别人看来未必这样,你遭到的痛苦别人并不能感同身受,因为他人终究不是你。 而后Dave提到“同情”(sympathy)这个词,他说如果照你的观点看,同情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人是你,除了你自己。 我说同情是有的,我并不是说没有感受他人痛苦的能力,而是自我怜悯与他人的同情的门槛是不一样的。自怜的不幸程度总是低于能够唤起他人同情的程度。 他说,这倒是事实,Hui,你很现实。

引子(二)

木心的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里有一则名为”sos”的很短的故事。

说的是一艘船失事,一名医生在收拾妥当准备离船上救生艇的当口,在转角的铁梯上遇见一名临产的孕妇。他本能的把孕妇抱起放置于附近一舱房内,关门,为其接生。接下来一页纸就是描写接生的过程。割断脐带,接生顺利完成。之后下页聊聊数字,故事就戛然而止了: 她抱婴儿,他抱她 看见也没有看见们的四边的缝隙喷水 转门钮——海水墙一样倒进来 灌满舱房(水里灯还亮) 灯灭。

我在某个早晨睁开眼还未来得及伸懒腰,抓起头边的书就看到的一则故事。我即刻合上书,歇了半分钟,想起之前和Dave关于哈7的讨论。孩子是需要喜剧的,为了孩子是应该改变故事原本更加真实的结尾的。我们不都是在这样欢乐祥和的气氛中长大么。那么悲剧呢?悲剧的艺术是根植在心中的么?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总有一天会看到类似我方才看到的故事,然后沉默,然后起床刷牙洗脸,煮咖啡。然后时光呼啸而过。

续(一)

为什么孩子接受不了悲剧?孩子和成人差别在哪里?在于时间的长度,在于经历的多寡。活的越久,经历的快乐和痛苦都更多。是什么让我们成熟?是痛苦,是对于不完美越来越清醒的认识。生活是以补偿的平衡在运行的,我们在这个方面得到了快乐,在另外一个方面就会失去它。关键不在于单单看得到多少快乐,或者遭受多少痛苦,关键在于平衡,在于快乐和痛苦的比例,比例失调就会危急心灵的成长。好比你要批评一个小孩和批评一个成年人,方式都是不同的。要让一个小孩改掉某种恶习,养成一个好习惯,你不仅告诉他这么做会受到惩罚,还要说如果那么做的话会有奖励。从小我们就在权衡,我们对选择不同方案导致结果的预见反映了周围人给我们的影响。我们预见的客观性,反映了我们的成熟度。成长,就是一个不断优化这种选择能力的过程。

续(二)

悲剧和喜剧一样都是世界的一部分。只是我们趋利避害的本能让我们逃避前者,同时也在逃避成熟。因为悲剧可以使心灵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而这便意味这成熟。心灵的成长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心智成熟并不意味面对的痛苦少了,而是对爱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能感受更多的快乐,更少的痛苦。悲剧性不仅没有减退人同情(sympathy)的能力,相反其是导致同情的原因,为什么?因为首先得弄清什么是“己所不欲”,才能知道什么东西“勿施于人”。从另外一个角度,圣经里有句话:“Don’t be concerned for your own good but for the good of others[Corinthians 10:23-11:1]”。这是教导人要有利他主义精神。可是庄周争辩说:“汝非鱼,焉知鱼之乐?”我们都免不了将自己的主观判断强加于他人。但是当我们有遭受一次别人的过度热心导致自己进退维谷的尴尬后,或许就会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曾给过他人相似的难题。悲剧不是让你怨天尤人的,引《中庸》的一句话,君子“正己而不求于人”。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